只要是動物,體內都會有長寄生蟲的風險,鳥類也不例外,雖然不像貓狗那樣容易發現寄生蟲,但有幾項訊號需要飼主特別留意,寄生蟲會危害鸚鵡的器官與生命力,因此當有跡象時就需要即時解決!
頻繁的抓撓身體,並用屁屁磨地板
若鸚鵡總是在抓身體,像是很癢一樣,可能身上有跳蚤或蝨子在啃咬,肛門附近也會長寄生蟲,讓鸚鵡搔癢難耐,導致牠們用屁屁磨蹭地板的方式來舒緩癢感,這樣明顯的動作,飼主一定能察覺。
疥螨會傷害鸚鵡的羽毛,導致毛囊損壞,鸚鵡的羽毛會雜亂粗糙無光澤,嚴重的話會掉毛,產生局部性圓禿。
吃的越多,反而越瘦
如果鸚鵡的體內有蛔蟲,會讓鸚鵡越來越瘦,所以飼主要留意自家鸚鵡是否越吃越多,但始終沒有長胖,若是發現有蛔蟲,就需要做體內驅蟲或者找專業獸醫。
便便有蟲
觀察一下鳥寶的便便裡面是否有蛔蟲蛋,蛔蟲主要寄生於鳥類的糞便中,一旦發現鸚鵡的狀態不好,飼主就要盡量避免接觸鳥寶的排泄物,並且在鳥寶排泄完後要做好清潔跟消毒,以免寄生蟲透過不同的方法進入人體。
嘔吐.拉肚子
鸚鵡肚子裡的蟲可能會有蛔蟲、鉤蟲、蟯蟲,這些蟲在鸚鵡的身體裡面作亂,讓鸚鵡身體不適,吃進去的東西會因為寄生蟲而導致拉肚子或嘔吐,如果鳥寶不似以前愛吃東西,吃下去又吐又拉,就是寄生蟲在作祟!
♡ 提供營養均衡的飲食,增強鸚鵡的免疫力,可以有效抵擋寄生蟲的侵擾,確保牠們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A及維生素E,平常也可以餵食新鮮的蔬菜跟水果,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排出體內的寄生蟲 !
♡ 保持鳥籠乾淨,定期清洗鳥食器跟水杯,保持環境衛生,盡量避免鳥寶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就能讓鸚鵡的體內也保持乾淨 !
如果是第一次養鸚鵡的人,也許對鸚鵡長寄生蟲感到陌生,但這對鳥類來說非常常見,可以到獸醫院做體內及體外的驅蟲療程,現在已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鳥寶有效抵擋寄生蟲,而飼主所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環境與乾淨的飲食,讓鳥寶健健康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