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健檢項目有哪些?|基本方案就足夠?
2025-05-12
7

人類需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汪星人也需要!而且毛孩不會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因此健康檢查不僅是主人了解牠們身體狀況的重要途徑,也是預防疾病的第一步。如果你還在猶豫該為狗狗選擇哪些健檢項目,或者想知道多久應帶狗狗去健檢一次,就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一般而言,無特殊疾病或情況的狗狗,會建議按照年齡來判斷健檢頻率。

1. 幼幼狗狗1 歲以內):1 ~ 3 個月 1

成長期的幼犬需要特別的照護與監控,因為小狗狗們的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的階段,相當容易受到環境、營養與疾病的影響。除了每 1 3 個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外,也別忘了適時接種疫苗哦!

2. 青壯年狗狗1 7 歲):至少 1 1

發育完成的狗狗身體狀況會較為穩定,每年進行至少一次健康檢查有助於發現潛在健康問題。不過,狗狗的一年相當於人類的好幾年,因此若飼主情況允許,也可以適當增加健檢次數。

3. 樂齡狗狗7 歲以上):至少半年 1

相較於青壯年狗狗,高齡犬需要更密集的健康監控,因此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健檢,並特別關注心臟、關節、腎臟與肝臟等部位的常見老年疾病。

 

除了定期健檢,飼主平時即應隨時留意狗狗的日常狀況,如果出現異常,例如體重改變、精神不振、活動力下降或其他特殊症狀,就要馬上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哦🐶

 

狗狗健檢的主要有什麼檢查項目?

狗狗的健康檢查項目大致可以分為基礎檢查進階檢查傳染病篩檢三大類。

每個年齡階段或每隻狗狗需要的檢查項目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飼主可以根據需要與獸醫師討論,為狗狗選擇適合的方案。

1. 基礎檢查(理學檢查)

問診: 透過飼主口述,了解狗狗近期的生活習慣與健康狀況,例如飲食、排泄與活動情況。

聽診: 檢查心跳、肺部與腹腔,確保沒有異常聲音。

視診: 觀察狗狗的眼睛、耳朵、皮膚與口腔等處,檢查是否有感染或炎症的跡象。

觸診: 觸碰檢查狗狗身體各處,確定是否有腫塊或疼痛感。

2. 進階檢查

進階檢查一般包含驗血、驗尿、驗便、超音波、X光等項目,可以早期發現潛在疾病的可能性盡早處理,因此若基礎檢查有異常,或是狗狗本身身體較虛弱、步入高齡的話,就建議進行進階檢查。

3. 傳染病篩檢

心絲蟲、萊姆病、片狀邊蟲症等是狗狗常見的傳染病,剛領回家或是經常外出的汪星人特別需要注意。目前市面上也有多款多合一的篩檢方法,可以一次檢測多種病症。

 

這麼多的健檢項目,是不是讓你看花眼了呢?健檢項目的選擇可以根據每隻狗狗的年齡、體型、生活環境與健康狀況來決定,如果覺得霧煞煞,不妨直接請獸醫師評估,而多數獸醫院也都有推出不同的方案可供選擇。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最近還沒帶狗狗去健檢,現在就去預約吧!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