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很多 ≠ 胖!」養寵物的你該知道的體態小知識
2025-07-07
146

我們很常遇到毛家長們說:「牠應該不算胖啦,牠只是毛多!」或是「我家貓吃超少,但怎麼還是圓圓的?」,但事實真的是如大家所說嗎?實際上大家其實很容易錯估毛孩體型,很難憑感覺正確判斷毛孩是太胖、太瘦,還是剛剛好。

這時候,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就派上用場了,那就是 👉 BCS(Body Condition Score,體態評分表)

 

🔍 BCS 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幫毛孩的「身材」打分數

它是一張臨床上用來觀察毛孩體型的參考表,從1分(太瘦)到9分(太胖),中間的4~5分就是理想狀態。
會使用觀察俯面+摸肋骨+看腰身的方式來綜合評估:

  • 🦴 1~3分(太瘦):骨頭明顯,幾乎沒有脂肪

  • 4~5分(剛好):肋骨摸得到但不突出、有腰身、腹部有點收

  • 🍩 6~9分(太胖):摸不到肋骨、腰不見了、可能肚肚圓滾滾

不過,這不是一張給飼主自己亂打分數的表格!
因為毛澎澎、骨架大、小體型犬或長毛貓等,都很容易誤判。最準確的方式,還是請專業人士幫忙評估。

 

🧑‍⚕️ 如果家中毛還過瘦或過重,營養師會這樣建議你…

🐾 毛孩太瘦時,我們會建議你:

  1. 在飲食中增加脂肪較高的食物
    脂肪是三大營養素中熱量密度最高的營養素,在有限的腸胃空間中,增加脂肪攝取量是增加體重良好的選擇(例如鮭魚口味的飼料、鮮食增加油脂補給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會建議逐漸增量,並適時觀察腸道狀況,不然很容易有胰臟炎的情形發生喔! 

  2. 增加餐次增加熱量攝取
    現代許多家長會一天餵食2(早晚),會建議可以再增加1餐在宵夜,可以從簡單的罐頭或是少量的零食開始,有助於整體的熱量攝取。

  3. 排除潛在疾病(腸胃炎、甲狀腺、寄生蟲等)
    若已成犬結紮,食慾正常(吃很多),卻仍無法增重,建議先帶與獸醫合作檢查是否有潛在健康問題喔!

 

🐾 毛孩太胖時,我們會建議你:

  1. 嘗試使用慢食碗、舔食墊
    很多時候毛孩不是「吃不飽」,是「吃太快」導致飽足感來不及生成,就急著想一吃再吃!此時慢食碗/舔食墊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可以減緩進食速度

  2. 搭配高纖蔬果餵食
    可以再每日的食物中添加少許新鮮高纖蔬果(花椰菜、胡蘿蔔、黑木耳等),這些蔬果有著豐富的膳食纖維,卻僅含有極少的熱量,可以幫助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

  3. 重新評估熱量&餵食量
    許多毛家長會計算熱量,但常常照著建議量餵時仍過重。其實熱量是否足夠需要長期評估,無法透過短期幾餐就算準,所以當您為了計算出的正確餵食量,毛孩卻仍越來越重,那就是餵太多了喔!

❤️體態不是看起來可愛就好,是要健康剛剛好

胖不一定可愛,瘦也不一定健康。
真正重要的是:吃得剛剛好、活得剛剛好,才是最適合你家毛孩的體態。

下次再有人說「牠只是毛多啦~」,你可以自信地說:「我們有定期帶去醫院檢查,專業人士有幫我們評估BCS!」
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毛爸媽喔!

分享至: